(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中新网南宁3月27日电 (黄令妍)3月27日,第28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到来之际,由中国地震局、教育部、国家民委、中国科协联合主办的“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2023年首场活动,在广西南宁市玉兰路小学启幕。首场活动期间开展经验交流、图书捐赠、青少年科普剧展演、传播师线上科普等环节。
据介绍,“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按照《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要求,加强防震减灾科普工作,推动学校提高防震减灾科普教育质量,增强师生防震减灾意识和应急避险、自救互救技能,提升青少年科学素质,助力增强全社会抵御地震灾害的综合能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影响一个家庭,带动整个社会”的目的。
“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坚持“五个一”系列活动,即面向中小学校组织实施捐赠一套图书、举办一场讲座、举行一次演练、开展一次主题班会、培养一名科学传播师,将实现向重点地区学校捐赠图书100余万册、开展科普讲座1万场次、举办应急演练1万场次、培养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2万名、培育地震科学兴趣小组一批,受众学生将超过1000万人次。
图为活动现场,小学生进行芦笙表演。 黄令妍 摄中国地震局表示,2022年,“地震科普 携手同行”主题活动共向全国31个省(区、市)的7000余所学校发放图书28万余册,在2万余个班级举行主题班会,举办讲座和演练近4000场,以“小切口”实现“大成效”,有效增强了中小学生地震灾害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据悉,主题活动评选出的41名优秀防震减灾科学传播师来自全国各地中小学校。他们结合本校安全教育特色,积极在学校组织开展科普图书阅读、地震应急演练等活动,有效推动“五个一”系列活动在本校落地实施并取得良好成效。
2023年,活动将推动9000所学校、36万册图书发放核心任务达预期、见实效。同时,各地还将开展科普研学、童声唱诵等各类活动,更好地满足青少年多样化的防震减灾科普需求,着力提升广大师生地震灾害防范应对能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