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创造了一个快意的江湖武林世界,每一个出场的人物都有着他们独特的人格魅力。
(资料图片)
但《倚天屠龙记》一书却有些特别,因为在金庸写完小说之后发现其中一个人物居然是多余的,这就显得有些尴尬了。
耶律渊如,不该存在
小说与诗歌不一样,前者是需要强大的逻辑自洽,不然读者在阅读到后文的时候发现与前文对不上,就会给这本小说打上不好的评价。
但就算是当代武侠小说大家金庸先生,他在创作的时候也难免会失误,比如说突然塑造了一个不该存在于书中的人物,他就是《倚天屠龙记》中的工具人耶律渊如。
在书中,耶律渊如只出现过一次,但他的存在对后面的情节发展没有太大的影响,而且他的出现还会引起后续剧情逻辑线的错误。
在这本小说中,主人公张无忌进入江湖历练成长,成为了一代大侠。而在张无忌打怪升级的过程中,透过他的视角,也展示了王朝更替对江湖造成的影响。
延续前文,情节发展
丐帮是金庸武侠世界中的一个大帮派,几乎在他的每一部作品中都有出现,而且还在武林中占据着分量不小的话语权。就像《神雕侠侣》中的黄蓉,她可是丐帮的第十九代帮主。
但在《神雕》的后半部分,基本上没有太多关于丐帮的描写了,这个江湖大帮派的声望也早不如前了。
而《倚天》作为《神雕》后续出现的故事,书中情节在一定程度上是《神雕》的延续。
在《神雕》一书中,黄蓉、郭靖等人守在了襄阳城,抵御着蒙古外族的入侵,黄蓉将丐帮帮主的头衔交给了耶律齐,他是蒙古丞相之子,也是郭芙的丈夫。
因此,耶律齐就成了这个中原帮派的第一个外族帮主。此后丐帮就没什么消息了。
可是丐帮消失,就会造成武林中各势力之间的不平衡。因此,到了《倚天》中,丐帮应该会再次复兴。
但是,《神雕侠侣》的故事背景设定在南宋,而《倚天》则是明朝,所以在这之间已经过去了数百年之久。
所以,读者也只能从耶律渊如的姓氏去猜测他的身份,而这耶律渊如应该就是耶律家族的子孙。
丐帮帮主,并非世袭
由于《倚天》是承接《神雕》的故事发展的,因此,耶律渊如作为耶律齐的后代出现,也不足为奇。在连载版《倚天》中,耶律渊如是丐帮帮主。
然而,在这本小说中却出现了另一个丐帮帮主——史火龙。他们两个同时出现在书中是有着逻辑矛盾的。
那么史火龙又是谁呢?
当年蒙古大军兵临襄阳城下,城内的物资紧缺,史火龙的父亲史金银也捐赠了不少粮食,还冒死跟着军队一同给襄阳去送物资。
可是南宋最后还是灭亡了,史金银曾救助过襄阳百姓的往事也被人揭露。为了保全家人,他不得不散尽家财,而后史火龙出生,史金银才觉得人生又有希望了。
可之后史家与元人在生意上起了冲突,官府却认定是史金银的错,这可是把他气得个不轻,怒火攻心下就此撒手人寰了。而史母在不久后也因操劳和忧伤过度离世了,于是史火龙就成为了孤儿。走投无路之下,他加入了丐帮。
此外,后来史火龙能坐上这帮主也是因为他的先人与杨过,郭靖等人相识。
而且,要知道,丐帮的帮主不是世袭的,而是像武林盟主一样选出来的。因此,这样就产生了一个矛盾,耶律渊如为什么要出现。
原来,当初金庸之所以设定了这个人物角色,是为了承接《神雕》的故事发展,是为了延续耶律齐的故事。但这样一来的话,却变成了丐帮帮主是能够继承的了。
修正版本,删除存在
金庸先生同样也发现了这一点。
此外,与史火龙相比的话,耶律渊如的戏份真的是少的可怜,因为他的名字只在书中出现过一次。
于是,在重修《倚天》的时候,金庸就将耶律渊如的故事线删除了。
并且,看过《神雕侠侣》的读者会明显感觉到,郭芙同样也爱慕着杨过,因为在书中曾写过“他冲入敌阵去救齐哥时,我到底是更为谁担心多一些啊?我实在说不上来”。
或许是在这战争的生死存亡时刻,郭芙才真正明白了她心中所爱的是谁,但这一切都太晚了,她已经是耶律齐的妻子了。而耶律齐是死于这襄阳一战中,是史叔刚将郭芙从万千铁骑中救了出来。
假如耶律渊如在《倚天》中发展出了自己的故事的话,这就代表了当年的郭芙心里还是有耶律齐的,是愿意为他生儿育女的。可这个就与《神雕》中塑造的郭芙人设产生违和了。
而且,耶律齐死在了襄阳城中,此时的郭芙还没有怀孕。所以,耶律渊如的出现也就显得更不合逻辑了。
因此,为了符合前书的人物设定,耶律渊如就更不该存在了。当时写作是连载,故事较长,在金庸也是写完了全书后才发现,塑造了一个无用的角色,这也很尴尬。所以金庸才会在《倚天》的校正版本中抹去了他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