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守夜人》的情感抒写与影像表意
在不同文化语境中,“守夜人”有不尽相同的内涵,但温暖、希望、安宁等是其主要的寓意。系列纪录片《中国守夜人》由新华社与国家应急管理部联合出品,作品以真人、真事为基础,经艺术提炼、加工,多方位、全景式呈现地震搜救、城市消防、航空救援、森林消防、安监生产、抗洪救灾、特殊保障等多样场景,用情用力、浓墨重彩展现中国应急人恪尽职守、攻坚克难、不怕牺牲、甘于奉献等精神风貌。在作品的情感抒写与影像表意中,“守夜人”是应急救援一线平凡英雄们的传神写照:虽然镜头呈现了火灾、地震、水灾等多种灾害,但占据影像中心的是中国应急救援队伍高扬的红旗,它表征着责任担当和人间大爱、守护着人民群众的平安喜乐与万家灯火。
(资料图)
一、情语:芝焚蕙叹,松茂柏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的感悟道出了现实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的困厄、不如意,乃至遭受苦难、灾难的多种可能,但同时也于艺术时空营造了真挚的情感、寄寓了美好的愿望。对艺术创作而言,情感抒写是艺术的本质特征之一,甚至可以说,一切艺术都是情感的艺术。诚如刘勰所言:“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或如苏珊·朗格所说:“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的创造。”作为系列纪录片,《中国守夜人》由《生命之光》《幕后英雄》《烈火丹心》《花开万载》《壮志凌云》《万家灯火》《抗洪风暴》七集组成。其中,情感抒写是一条串珠的红线,以至作品影像表意的镜语带有鲜明、浓厚的情语色彩。
作品的“情语”源于广大应急救援人员人心相通的朴素情怀、恪尽职守的责任担当。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体现了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传统美德;所谓“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蕴含着感同身受、惺惺相惜的深情厚谊。在《万家灯火》中,作品通过真实的场景、感人的细节诠释“百姓过节、守夜人过关”。在特殊的岗位上,有人15年没有春节回家团圆,有人含泪吃着妈妈寄来的年夜饭,有人在返程归乡的前一夜仍坚持完成最后一次灭火救援任务……虽然苦、虽然累,虽然随时有可能面临危险,但他们说,干了这一行就要像英雄一样扛起责任、履行使命。而对人民群众来说,正是这种信诺与呵护让人倍感温暖,因为当灾难来临时,他们就是希望!正是有了千千万万值守、奔波在应急救援一线的平凡英雄,我们才于“万一”中得保障,并于身处困难、险境时感受到一种触摸希望的强大力量。
二、镜语:平实叙述,典型呈现
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从文体上看,作为纪录片,《中国守夜人》聚焦应急救援人员的工作场景和精神风貌,以真人、真事为基础,并通过平实的影像,真实可感地展现平凡英雄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给人民以力量的生动景象。在作品的影像叙述中,“平实”是一种鲜明的风格,更是一种表情达意的方式和手段。简要说来,它有三个方面的主要表现。一是平实的故事讲述。鉴于应急救援的工作性质,在相对独立的七集中,每集作品都有应急救援人员亲身经历的故事讲述,其中有信念的坚守、责任的担当,有艰辛与坚毅的心灵历程,还有事业与家庭、安全与危险、生命与责任等的两难抉择……在“现身说法”式的讲述中,朴实、动情的语言每每使人油然而生感佩和敬意。二是平实的细节呈现。对普通百姓来说,火灾、地震、水灾等现场是日常生活中非常规的、“脱域”性的存在,但对应急救援人员来说,这些灾害现场却是他们平常的、熟悉的战位。面对大兴安岭森林消防救援时的严酷环境、河南水灾救援现场的一片狼藉以及诸如此类的“陌生化”场景和细节呈现,人们看到了救援人员的汗水与泪水,也感受到了他们面临严苛挑战时的一往无前和钢铁意志。三是平实的现场拍摄。为展现真实的工作环境和过程,作品拍摄与一线救援人员同行、与营救现场同步。跟随摄像机镜头,人们可以直观应急救援人员面临的艰难、危险,更可以于追踪式的全景记录中真切感受他们肩扛的生机、手托的希望。就艺术表现来说,这种平实的叙述方式并非罕见,但它所呈现的内容却非同一般,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正是这种契合内容的常见形式使作品中的人物经历、场景氛围、心灵历程、英雄事迹等更具真实性,并使其承载的精神意旨、意义价值更具艺术性。
当然,在作品的影像表意中,平实不等于直白,更不是平淡。这主要得益于作品对英雄群像的描绘,并于点面结合的“典型化”渲染和娓娓道来的故事讲述中,彰显应急救援人员爱岗敬业、不怕牺牲、无私奉献等精神品质。在《壮志凌云》中,昆明航空救援支队的救援人员一次次从云端“飞进”森林火场;熊熊的火势得到了控制,但过命的兄弟们却没有等到四名机组人员的返航——他们在取水作业时意外坠入洱海,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事实表明,他们出现在城市消防、航空救援、抗洪救灾、地震搜救、安监生产、特殊保障等多种场合,用实际行动扛起保民平安、为民造福的神圣职责。如果说,繁重的工作、辛劳的汗水诠释的是初心使命的坚守,那么,生命的付出则彰显了平凡中的伟大;如果说,英雄群像的塑造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信念写在高高飘扬的旗帜上,那么,“典型化”的人物描绘则突显了精神和人格的力量,并使作品进一步呈现超越题材本身的意义和价值。
三、意义:赴汤蹈火,竭诚为民
在丰富实践中,作为一个特殊的部门,应急管理部门全年365天、每天24小时都应急值守,随时可能面对极端情况和生死考验。
艺术的丰盈源于生活,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在丰富实践中,应急救援队伍涌现一大批模范人物和先进典型。作为系列纪录片,《中国守夜人》着力讲好新时代中国应急管理故事,充分展现新时代应急管理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和先进典型的强大力量。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应急救援人员总是在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冲锋在前,刀山敢上、火海敢闯,召之即来、战之必胜。不仅如此,通过作品的情感抒写和影像表意,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诚如“交响曲之父”海顿所说:“艺术真正的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正是这种力量,使我们身处逆境、深陷泥淖时,风雨同舟、和衷共济,心手相牵、攻坚克难,并以生命的尊严和豪迈的勇气奔向充满希望与光明的未来。(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牧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