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在2023麓湖环境戏剧周中,国标舞风格下的现当代实验舞剧《PERSONALLERY》首次在国内展演,总导演为上海体育学院艺术学院副院长韩春英,编导为上海体育学院青年编导郑小凡。四年前,《PERSONALLERY》曾在伦敦Michaelia Studio上演,首版演出偏向于传统剧场风格,是编导在研究生时期创作的实验作品之一。演出后的反响不错,观众非常喜欢国标舞与民乐的结合,很多国外艺术家对汉民族古老的民族乐器古筝产生浓厚兴趣。从那时起,编导郑小凡就一直想把这个作品带回国内,改编成环境戏剧或沉浸式剧场。
舞剧《PERSONALLERY》剧照
经历了几年的等待,主创团队接到麓湖环境戏剧周伸来的橄榄枝,重新塑造了三幕剧的空间和层层递进的时间线。他们第一次来到麓湖MES马厩看场地时,便被这个独特的场地所吸引,里面的空间布局与《PERSONALLERY》所需要的空间完美契合,可以说是一场难得的相遇和缘分。剧中的行动路线由作品的原本构架与马厩的特定环境共同构成,观众进入表演区域后即坠入不同意识空间,拨开迷雾探寻内心世界。从“意识”通过“前意识”再到触不可及的“潜意识”领域,观众在看这部剧的同时,能够获得“对镜观心”的感觉,与自己共舞对话,从探索的过程中接纳自我。“随风潜入梦,观心细无声”,每个人都在不同人格的平衡中塑造自我。
舞剧《PERSONALLERY》剧照
新版舞剧《PERSONALLERY》架构于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和荣格的潜意识心理学说。剧中的三个角色来自弗洛伊德人格学说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空间的结构概念则来自弗洛伊德的昔日好友荣格的潜意识学说。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着三个人格的互相牵制,而人的潜意识在平时则难以感知到,观众在现实中的意识空间,被带入到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前意识通道,那是坠入“迷失域”的入口,或称之为“梦境”。
舞剧《PERSONALLERY》剧照
观众随着夕阳落山进入黑暗,一场融合感官、环境、交互体验的沉浸式“展中展”,在铮铮琴弦与层层推演下,将幻境的大梦打开。湖面上遥遥撑船的摆渡人与草坪上守候已久的黑马拉开整个戏剧的帷幕,撑船的“摆渡人”是全剧的开端,船头撑着油灯与大大的黑玫瑰,载着古筝“心弦”从远方彼岸幽幽送来,送入亦真亦幻的梦境。而牵马人戴着面具,与庭院入口的“戏剧之神”面具装置呼应,代表心灵的守护者,也是整个戏剧“梦境”的守护神。
舞剧《PERSONALLERY》剧照
为了让剧本与最终呈现交相呼应,编导在视听层面和人物塑造上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结合AI动捕技术在第二幕“前意识”通道一处,将演员的人体关节点做成影像。编导郑小凡说,“虚拟影像与真实现场交相辉映,这种虚实结合的效果更能凸显深入人心的透视之感。”肢体语言与戏剧风格的融合,外加古筝现场声效演奏,自成一派令人沉迷的错彩镂金。当富有先锋探索精神的环境戏剧,走入不断发起文化场景实验的MES马厩,一场对先锋艺术创作与多元议题的共鸣势不可挡。
5月2号晚上,舞剧《PERSONALLERY》迎来成都的最后一场演出。谈及此行的感想,郑小凡表示,“美好的成都之旅,奇妙的麓湖之行,就像一场梦,剧组的每一个人都舍不得醒来。每一场演出结束后,我们都能听到观众朋友、导演艺术家和前辈们对这部剧的喜爱,内心不禁泛起阵阵涟漪。沉浸式演出是流动的,成都是灵动的,上海体育学院艺术学院还将做更多优秀作品,我们这群舞者还将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在创作的路上,我们将不遗余力,期待江湖再会,与成都再相聚。”